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11章

内阁的疑惑

大明的权力中枢,内阁,这几天来气氛有些古怪。

内阁首辅黄立极,内阁次辅施凤来,内阁大学士张瑞图都是阉党的人,内阁大学士李国普、来宗道虽与阉党关系较浅,在施政上也没有什么主见。

崇祯继位以来,内阁虽延续着处理政务的工作,却未有一人收到过皇上的召唤。他们知道自己的地位在大明很重要,但是皇上的态度又很微妙,让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又没有那么重要。

黄立极找过魏忠贤,询问过皇上对他们的态度,魏忠贤倒是不紧张,答复也很简单,新皇年少,正在学习处理国事,现在还没到内阁这个环节,让他们勿要忧虑。

至于崇祯想调动藩王的事情,内阁几人的态度比较一致,他们都不赞同。

大明的藩王,都是当猪养的,手里没有什么实权,虽各个富甲一方,但是除了捞钱和生孩子,他们也没别的事可做。

这对于大明来说不是好事,可对于内阁来说,却又不是坏事。

毕竟,权力这东西,要集中起来才值钱。如果藩王们手里有了权,那内阁想做的很多事,就要多一道藩王的环节,平添麻烦。

大明的国事,名义上是皇上说了算,可过去的这么多年,从万历不上朝开始,实际上已经是内阁说了算。

魏忠贤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崇祯,他心里有一条红线,就是看崇祯什么时候动内阁,如果崇祯的手伸到内阁人员任免上,那就是真的要动他的蛋糕了。

可崇祯,除了找些风评好的官员,还有懂些技术的徐光启,这些从来没有掌握过核心权力的人以外,并没有做出什么让人担心的举动。

总之,不管崇祯想做什么,内阁那里批复了,才能落下去,这是魏忠贤保住权力的关键。

崇祯当然知道魏忠贤在想什么。

他刻意地保持着现在这个内阁的疏远,除了国事启奏时的点头批准,几乎从没有多的一句话说给内阁的官员们听。

他从一开始就想明白了。

大明的改革,要动,就得从架构上改起。这个内阁,早就成了官僚斗争的暴风眼,每个高官都想入阁,掌左右天下大事的权力,可无论工、农、兵、学、商这些已经跟随着时代变化的科目,这些内阁的成员都不是专家。

他要的,不再是处理政务的内阁,而是一个能熟悉大明躯体里每根血管的走向,能有办法为大明去除顽疾的解决问题的机构。

所以,他不动内阁,是因为他用不上这个内阁,他想废除这个部门,重新搭建大明的顶层结构,再自上而下地改变大明的官僚体制。

可黄立极、施凤来他们不懂崇祯的想法,他们现在担忧的,还是手里的权力稳不稳,皇上会不会召一些跟他们不对付的官员入阁。

崇祯需要一点一点地把权力收回到自己的手里,交给他选择出来的官员。在根基稳固之前,他不会着急地夺权。

这些天,宫里只有一道旨意送到内阁,崇祯让内阁安排,在保定修缮官府,他要在这里和藩王们在这里会面。

虽然有点不情愿,这件事情还是很快的被安排下去,皇上的要求,他们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。

崇祯这些天,每天退了早朝,就和徐光启、范景文、李若琏、周遇吉四人,待在养心殿里。

魏忠贤的耳目太监,把他们每天在聊的话都传了出来,无非是如何种地,如何打造兵器,如何训练军阵这些,崇祯像个学生一样,和这几人在一起,身段倒是放得很低,不停地提出问题,又不停地与几人讨论。

魏忠贤心中虽然不太愿意崇祯身边有这些不是他挑选出来了的人,但也没有坏了心绪,因为田尔耕的手下,早就把范景文、李若琏、周遇吉三人自从得到皇上恩宠,每晚都去烟花柳巷放浪形骸的事汇报了上来。

只要他们不是前朝海瑞那样的愣子,又好色好赌,在魏忠贤的眼里,就一点也不担心,这样的人,只要有足够的利益,手拿把抓的就会拜服于自己的膝下。

现在这个时候,辽东的袁崇焕刚刚打赢了宁锦之战,西北的王二叛乱也被初步的镇压下去,西南吐司之乱也到了收尾的阶段,帝国的边疆看起来平静了下来,而他九千岁,正是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。

藩王们都接到了通知,此时正在王府内忙碌着,准备去保定见驾。

魏忠贤心里,和崇祯一样,惦记着藩王们的家产。平日里没有什么由头,藩王是不敢乱碰的,可是现在大明的财务危机已经愈加严重,只要崇祯敢对藩王下手,他魏忠贤一定要做这个马前卒,帮崇祯榨干这些藩王,皇上吃肉,他九千岁的的儿孙们跟着吃油,天经地义。

崇祯当然也知道魏忠贤的想法,他这些天,跟四人泡在一起,研究的,是如何打造西化的军队。

大明的军队,吃空饷已经很久了,看起来军队数目庞大,但实际上有战力者不过十之一二。与其花着巨额的军费养着这么庞大的军队,看着军费被军头们吃干抹净,不如练出几只全新的军队,崇祯对新军的要求很简单,就两条,火力强盛,战法先进。

徐光启拿来了他的图册,把打造佛郎机炮、红衣大炮、炸子的工艺,给崇祯几人详细的讲解,李若琏和周遇吉则看着图册里的布阵之法,结合着大明军队的实际,去研究战阵,范景文把他们讨论的结果详细记录。

时间很快的过去,虽然他们这么做仅是纸上谈兵,但是也初步的有了新军的思路,以前养5000军的军费,现在花到2000人身上,能输出的战力,只强不弱。

崇祯召回的另外几人,也很快地返回了京城。

西安府推官,史可法;顺天府府丞,孙传庭;大名府知府,卢象昇;还有南京宫内待罪的曹化淳。

四人到齐后,崇祯没有带着已有的几人去见,而还是请来了魏公公,在养心殿,接见了他们。

毕竟都是做了中级官职的几人,站在崇祯面前,不禁让人眼前一亮。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11章 内阁的疑惑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